黃主客趙譚二大理出餞江上

徵虜亭邊早戒寒,歸人雙旆動江干。 法曹寵餞搴舟送,客部題詩把袂看。 別後鵷鴻趨紫禁,愁來鐘鼓憶長安。 煙波萬里憐予遠,日暮空歌澧有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徵虜亭:古代亭名,位於今江蘇省南京市。
  • 戒寒:指因天氣轉寒而有所準備。
  • 雙旆:雙旗,旆(pèi)指古代旗末端狀如燕尾的垂旒。
  • 江干:江邊。
  • 法曹:古代官名,掌管刑法。
  • 寵餞:寵愛的餞行。
  • 搴舟:搴(qiān)意爲拔取,搴舟即划船。
  • 客部:古代官署名,負責接待賓客。
  • 把袂:袂(mèi)指衣袖,把袂即握手。
  • 鵷鴻:鵷(yuān)指鳳凰,鴻指大雁,比喻高官顯貴。
  • 紫禁:皇宮的代稱。
  • 鐘鼓:古代的樂器,也指宮廷的音樂。
  • 澧有蘭:澧(lǐ)指澧水,位於今湖南省,澧有蘭意指澧水邊有蘭花,比喻美好的地方。

翻譯

在徵虜亭邊,天氣已早有寒意,歸去的人們舉着雙旗在江邊移動。法曹官寵愛地爲我餞行,划船相送,客部的官員握着我的手,看着我題寫的詩句。別後,我將像鵷鴻一樣趕往皇宮,而憂愁時,我會回憶起長安的鐘鼓聲。面對萬里煙波,我憐憫自己的遠行,日暮時分,我空自歌唱,想象着澧水邊美麗的蘭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離別時的情景與心情。詩中通過「徵虜亭」、「雙旆」、「江干」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江邊送別的畫面。詩人的離別之情,通過「寵餞」、「搴舟」、「把袂」等動作表現得淋漓盡致。後兩句則抒發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與對長安的懷念,以及對遠行生活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複雜情感。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