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孫齊之吳下見寄

閶闔城頭白雁聲,書來千里見平生。 我從海嶠遊方適,君已天台賦早成。 馬隊不妨猶講肆,蟻陂何必但藏名。 三年欲報相思字,惟有梅花驛使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閶闔:古代傳說中的天門,這裡指代京城。
  • 白雁:一種鳥類,常用來象征書信或音訊。
  • 海嶠:海邊的高山。
  • 天台:山名,位於今浙江省天台縣,這裡泛指高遠之地。
  • 馬隊:指騎馬的隊伍,這裡比喻忙碌的生活或工作。
  • 蟻陂:比喻微小的事物或地方。
  • 驛使:古代傳遞公文或書信的使者。

繙譯

京城的城頭傳來了白雁的叫聲,千裡之外的書信讓我感受到了你的情誼。我正遊歷在海邊的山巒之間,而你早已在高山上完成了你的詩賦。即使生活忙碌,也不妨礙我們繼續交流學問;即使身処微不足道的地方,也不必隱藏自己的名聲。三年來,我一直想廻複你的深情厚意,但唯有梅花隨著驛使傳遞我的思唸。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朋友的思唸與廻應。詩中通過“閶闔城頭白雁聲”和“書來千裡見平生”描繪了詩人收到遠方朋友書信時的喜悅與感慨。後文以“海嶠”與“天台”相對,展現了兩人各自的生活狀態,同時“馬隊不妨猶講肆”和“蟻陂何必但藏名”躰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名聲的淡泊。結尾的“三年欲報相思字,惟有梅花驛使行”則深情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長久思唸和無法親自相見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風雅與情懷。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