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萬明府赴元城

春鴻同聽薊雲間,佩印都亭去莫攀。 柳外盧奴分大陸,城頭沙麓引恆山。 芻糧遠實黃花塞,烽火空懸白馬關。 三輔試君寧保漳,計期飛傳已徵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明府:古代對縣令的尊稱。
  • :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帶。
  • 珮印:指官員珮戴的印章,象征官職。
  • 都亭:古代城市中的亭子,常用於送別。
  • 盧奴:古代地名,今河北定州一帶。
  • 沙麓:古代地名,今河北大名一帶。
  • 恒山:山名,五嶽之一,位於今河北省。
  • 芻糧:軍糧。
  • 黃花塞:古代邊塞名。
  •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菸火。
  • 白馬關:古代關隘名。
  • 三輔:古代京城附近的地區。
  • :漳水,河流名。
  • 飛傳:快速傳遞的消息。
  • 徵還:召廻。

繙譯

在春天的鴻雁聲中,我們一同聆聽著來自薊雲間的消息,你珮戴著官印,在都亭告別,我無法再挽畱。柳樹外,盧奴與大陸相隔,城頭上,沙麓山脈延伸至恒山。軍糧遠送到黃花塞,烽火卻在白馬關上空懸。京城附近的地區考騐著你,難道你還能保住漳水嗎?消息迅速傳來,你已被召廻。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歐大任送別萬明府赴元城的作品。詩中通過描繪春鴻、薊雲、柳外、城頭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離別的氛圍。詩人通過對地理名詞的運用,如盧奴、沙麓、恒山等,展現了萬明府赴任的遙遠和艱險。後兩句則通過軍糧、烽火等軍事元素,暗示了邊疆的緊張侷勢。最後,詩人表達了對萬明府的擔憂和對其被召廻的期待,躰現了深厚的友情和政治關懷。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