閶門舟中逢李本寧

姓字當時滿帝都,楚材曾得似君無。 多聞已自過胥季,脩嫭寧能讓左徒。 遊傍西陵窺越絕,行隨東武聽吳趍。 玉堂舊是摛文客,誰許扁舟泛五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閶門:囌州城門名。
  • 李本甯:人名,詩人的朋友。
  • 帝都:指京城。
  • 楚材:指楚國的才子。
  • 多聞:指學識淵博。
  • 胥季:指春鞦時期的吳國大夫胥臣,以博學著稱。
  • 脩嫭:指美好的容貌。
  • 左徒:古代官名,這裡指有才華的官員。
  • 西陵:地名,指囌州西邊的陵墓。
  • 越絕:指越國的歷史。
  • 東武:地名,指囌州東邊的武陵。
  • 吳趍:指吳地的風俗。
  • 玉堂:指翰林院,文人學士的聚集地。
  • 摛文客:指擅長寫作的文人。
  • 扁舟:小船。
  • 五湖:指太湖及其周邊的湖泊。

繙譯

在閶門附近的船上遇到了李本甯,你的名字在京城廣爲人知,楚國的才子中是否有人能與你相比呢?你的學識淵博,已經超過了胥季,你的美好容貌,豈能讓左徒相形見絀。你遊覽西陵,窺探越國的歷史,行走東武,聆聽吳地的風俗。你曾是翰林院的文人,誰會允許你乘小船泛舟五湖呢?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李本甯的才華和學識,通過對比楚材、胥季和左徒,展現了李本甯的卓越。詩中“遊傍西陵窺越絕,行隨東武聽吳趍”等句,描繪了李本甯的遊歷和對地方文化的了解。結尾的“玉堂舊是摛文客,誰許扁舟泛五湖”,既表達了對李本甯文才的贊賞,也流露出對其隱逸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古詩作品。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