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隱圖
喬松生澗壑,雨露恆浥滋。
薦歷歲華久,上接浮雲齊。
工師未見遇,樵牧傍睨之。
一夕霜霰至,百卉皆摧萎。
蒼然挺奇秀,凜凜冰雪姿。
至人命多舛,材大用亦遲。
勖哉崇令德,遠大以爲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浥(yì):溼潤。
- 薦:一再,多次。
- 嵗華:嵗月,年華。
- 工師:古代官名,在這裡可理解爲工匠或能工巧匠。
- 睨(nì):斜著眼睛看。
- 霰(xiàn):在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凝結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時出現。
- 勗(xù):勉勵。
- 令德:美德。
繙譯
高大的松樹生長在山澗溝壑之中,雨露常常滋潤著它。 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嵗月,它長得高聳,樹梢與浮雲相齊。 能工巧匠沒有發現它,打柴放牧的人在旁邊斜眡著它。 一天晚上霜雪降臨,各種花卉都凋零枯萎了。 而松樹卻依然蒼翠,挺拔秀麗,有著凜然的冰雪姿態。 那些優秀的人命運大多坎坷,他們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也會比較晚。 勉勵啊,要崇尚美德,把遠大的目標作爲期望。
賞析
這首詩以喬松爲喻,表達了對人才遭遇和命運的思考。詩的前半部分描寫了喬松在澗壑中生長,雖未被工師發現,但依然茁壯成長。後半部分則通過霜雪降臨後百卉摧萎而喬松挺秀的對比,暗示了優秀的人在睏境中依然能保持堅靭和獨特。最後兩句則是對人們的勉勵,強調要崇尚美德,追求遠大的目標。整首詩寓意深刻,語言簡練,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來寄托人生的哲理,給人以啓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