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黃雀行

· 羅頎
十畝之間雀啾啾,止蒿集萊鳴相酬。 遠川遙陌路孔修,原田茫茫禾黍稠。 秋來古樹風颼巖,夕陽慘淡沉西丘。 羣飛羣下不相求,銜穗食谷安無憂。 南有樛木在芳洲,雌雄迫暮共依投。 咄哉茲禽多詭謀,性行佻巧誰與儔。 穿屋作巢於高樓,食彼粢盛令人愁。 非羅非丸致無由,草竊奸宄將何尤。 吁嗟此鳥毋久留,願汝化蛤湮東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啾啾(jiū jiū):象聲詞,形容鳥叫聲。
  • :一種野草。
  • :草名,即藜。
  • :長,遠。
  • 颼巖(sōu yán):象聲詞,形容風聲。
  • 樛木(jiū mù):向下彎曲的樹木。
  • 佻巧(tiāo qiǎo):輕佻巧詐。
  • 粢盛(zī chéng):指盛在祭器內以供祭祀的穀物。
  • 宄(guǐ):壞人。

翻譯

在十畝田地之間,黃雀啾啾鳴叫,停在蒿草和藜草上,鳴聲相互應和。遠處是寬廣的河流和漫長的道路,原野田地廣闊,禾黍長得茂密。秋天到來,古老的樹木被風颳得颼颼作響,夕陽暗淡,沉沒在西邊的山丘下。羣雀上下飛舞,彼此不相求助,銜着穀穗吃着稻穀,安然無憂。南邊有彎曲的樹木在芳洲上,雌雄雀在傍晚時共同依偎棲息。哎呀,這些鳥大多詭詐多謀,它們的性情輕佻巧詐,誰能與之相比呢?它們在高樓上穿屋作巢,吃着那祭祀用的穀物,讓人憂愁。不使用羅網或彈丸就沒有辦法捕捉它們,這些偷食盜竊的壞傢伙又能責怪誰呢?唉,希望這些鳥不要長久停留,願你們變成蛤蜊消失在東方的水流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野田黃雀的生活場景以及詩人對它們的看法。詩的前幾句通過對田野、河流、樹木等自然景觀的描寫,爲黃雀的出現營造了背景。黃雀們在田野中鳴叫、覓食,看似自由自在,但詩人認爲它們詭詐多謀,在高樓上作巢,偷吃祭祀用的穀物,這讓詩人感到不滿和憂慮。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描寫和形象的比喻,如「秋來古樹風颼巖,夕陽慘淡沉西丘」,增強了詩歌的畫面感。整首詩反映了詩人對黃雀這種行爲的批判,同時也表達了對社會秩序和道德規範的關注。

羅頎

明浙江山陰人,字儀甫。以高承所著《事物紀原》不能黜僞崇真,更著《物原》一書。然其書不著出處,合衆說爲一,粗疏錯謬處亦極多。 ► 19篇诗文

羅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