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下洋客

· 羅頎
積木連檣杳,煙濤絕域均。 星河插天秤,日月轉波輪。 地坼炎洲迥,山橫昧谷鄰。 巖雞半夜曉,海樹隔年春。 玳瑁沙籠蜃,珊瑚窟聚濱。 風帆搖鱟媚,霜杼響鮫人。 五色翻鯨浪,三花渡鶴津。 鄉心看鬥近,旅夢怯潮頻。 燈遠明南極,舟移按北辰。 刀書藩俗古,行說上皇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檣(qiáng):船上的桅杆。
  • 杳(yǎo):深遠,不見蹤影。
  • 坼(chè):裂開。
  • 炎洲:泛指南方炎熱地區。
  • 迥(jiǒng):遙遠。
  • 昧谷:傳說中西方日落之處。
  • 玳瑁(dài mào):一種海龜,這裏指玳瑁的甲殼。
  • 鮫(jiāo)人:神話傳說中的人魚。
  • 杼(zhù):織布機上的筘,這裏指織機。

翻譯

船隻連接的桅杆綿延長遠,消失在煙霧波濤的遠處,那是與外界隔絕的地方。星河好似插入了天際的天秤,日月就像轉動的波輪。大地裂開,炎熱的南方遙遠無際,山峯橫亙,與西方的昧谷相鄰。山岩上的雞在半夜就開始啼曉,海邊的樹木隔年才迎來春天。玳瑁、沙子、籠中的大蛤、珊瑚,在窟穴邊聚集。風帆飄動,鱟魚顯得嫵媚,霜天裏織機聲響起,那是鮫人在勞作。五彩的顏色在鯨魚掀起的浪中翻動,三花綻放的地方是仙鶴過渡的渡口。看着北斗星,思鄉之心愈發強烈,旅途的夢卻害怕潮水頻繁地涌來。燈火在遙遠的南方明亮,船隻移動,依照北極星的方向航行。用刀刻字記錄古老的藩地風俗,邊走邊講述着上古帝王的子民的故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下洋客的情景,展現了海上航行的壯麗景象和異域的風土人情。詩中通過對船隻、星辰、日月、大地、山海、生物以及航海者的感受等方面的描寫,營造出了一種宏大而又神祕的氛圍。

首聯「積木連檣杳,煙濤絕域均」,寫出了船隻連綿遠去,消失在煙濤之中,暗示了旅途的遙遠和未知。頷聯「星河插天秤,日月轉波輪」,運用奇特的想象,將星河比作插入天秤的線條,日月比作轉動的波輪,形象地描繪了宇宙的浩瀚和天體的運行。頸聯「地坼炎洲迥,山橫昧谷鄰」,描繪了南方大地的遼闊和與西方昧谷相鄰的景象,展示了地域的廣闊。

接下來的幾句,「巖雞半夜曉,海樹隔年春。玳瑁沙籠蜃,珊瑚窟聚濱。風帆搖鱟媚,霜杼響鮫人」,通過對當地動植物和人們勞作的描寫,展現了異域的獨特風情。「五色翻鯨浪,三花渡鶴津」,則以絢麗的色彩和神話般的場景,增添了詩歌的奇幻色彩。

尾聯「鄉心看鬥近,旅夢怯潮頻。燈遠明南極,舟移按北辰。刀書藩俗古,行說上皇民」,表達了旅行者的思鄉之情和對旅途的感受,同時也提到了記錄藩地風俗和講述上古子民的故事,使詩歌在情感表達和文化內涵上都更加豐富。整首詩語言瑰麗,意境宏大,富有想象力,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羅頎

明浙江山陰人,字儀甫。以高承所著《事物紀原》不能黜僞崇真,更著《物原》一書。然其書不著出處,合衆說爲一,粗疏錯謬處亦極多。 ► 19篇诗文

羅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