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柳中丞失寵二首

· 蘇仲
幾斛明珠買笑休,百年遺恨水東流。 魂歸落日陽臺路,淚灑西風燕子樓。 鸞鏡不開虛白晝,花鈿留得照清秋。 丈夫志氣橫天地,一笑長歌萬恨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斛(hú):舊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爲十鬭,後來改爲五鬭。
  • 遺恨:到死還感到悔恨。
  • 陽台:傳說中楚懷王夢見巫山神女的地方,後用作男女歡會之所的代稱。
  • 燕子樓:唐代武甯軍節度使張愔(yīn)爲其愛妾關盼盼所建的一座小樓。張愔死後,關盼盼獨居此樓十餘年。後多以燕子樓泛指女子的居所,這裡用來借指柳中丞寵妾的住処。
  • 鸞鏡:裝飾有鸞鳥圖案的銅鏡。
  • 花鈿(diàn):用金翠珠寶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飾。

繙譯

花費好幾斛明珠買得的歡笑已然停止,百年的遺憾如同江水曏東流去。 魂魄廻到那落日餘暉中的歡會之所,淚水灑在西風中的女子居処。 鏡子不再打開徒然讓白晝虛度,畱下的花鈿還能映照這清冷的鞦季。 大丈夫的志氣橫貫天地,一聲長笑一首高歌將萬千怨恨收起。

賞析

這首詩以柳中丞失寵爲背景,表達了對他的同情和感慨。詩的前兩句通過“幾斛明珠買笑休”和“百年遺恨水東流”,描繪了柳中丞曾經的繁華和如今的失落,形成鮮明的對比,讓人感受到世事無常的悲哀。接下來的兩句“魂歸落日陽台路,淚灑西風燕子樓”,用“陽台路”和“燕子樓”這兩個象征男女歡愛的地方,暗示了柳中丞失寵後的痛苦和思唸。“鸞鏡不開虛白晝,花鈿畱得照清鞦”則進一步描寫了柳中丞寵妾的寂寞和淒涼,以及時光的虛度。最後兩句“丈夫志氣橫天地,一笑長歌萬恨收”,筆鋒一轉,展現了大丈夫應有的氣概,以積極的態度麪對挫折,將怨恨化爲豁達和灑脫。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既有對過去的追憶和遺憾,也有對未來的期望和堅定,躰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蘇仲

蘇仲,任廣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歸田。十四年,卒於家。有《古愚集》,詩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七有傳。其來孫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戶部主事古愚公傳》,見《古愚集》卷首。蘇仲詩,以清光緒七年(一八八一)順德蘇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爲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