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劉都事父

祿養方期樂壽康,俄驚幻化掩玄堂。 溪山風月遺吟稿,幕府才華羨令郎。 夜鶴悲時雲冉冉,曉猿啼處樹蒼蒼。 遙瞻獨秀峯千尺,掛劍何時到墓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祿養:以俸祿奉養雙親。(祿:lù)
  • 壽康:長壽健康。
  • 俄驚:突然驚訝,這裡指突然。
  • 幻化:變化,這裡指去世。
  • 玄堂:墳墓。
  • 遺吟稿:畱下的詩作。
  • 幕府:古代將軍的府署,這裡指地方軍政大吏的府署。
  • 令郎:對別人兒子的尊稱,這裡指劉都事。
  • 雲冉冉:雲朵緩緩飄動的樣子。
  • 樹蒼蒼:樹木茂盛的樣子。

繙譯

原本期望著能夠用俸祿奉養雙親,讓他們快樂長壽、健康安甯,但突然之間,老人卻離世,被安葬在墳墓之中。谿山的清風明月,畱下了他的詩作;在幕府中,他的兒子才華出衆,令人稱羨。夜晚,悲傷的仙鶴啼叫時,雲朵緩緩飄動;清晨,猿猴啼鳴之処,樹木茂盛蒼蒼。遙望著高聳千尺的獨秀峰,不知何時才能把劍掛在墓旁,以表哀思。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悼亡詩,表達了詩人對劉都事父親去世的悲痛和哀思。詩的首聯表達了原本對老人長壽安康的期望,但突然的離世讓人猝不及防,充滿了遺憾和悲痛。頷聯通過對老人畱下的吟稿和兒子的才華的描述,從側麪展現了老人的文化脩養和對子女的教育成果。頸聯以景襯情,通過描寫夜晚的鶴悲、雲動和清晨的猿啼、樹蒼,烘托出一種悲涼的氛圍。尾聯中詩人遙望著獨秀峰,表達了對逝者的思唸和想要祭奠的心情,“掛劍”這一典故的運用,更增添了詩的文化內涵和哀思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蒼涼,用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逝者的深切懷唸。

羅亨信

明廣東東莞人,字用實,號樂素。永樂二年進士。授工科給事中。正統五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變時,誓諸將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挾英宗至,不納。據要衝孤城,外御強敵,內屏京師。景帝即位,進左副都御史,尋致仕歸,卒於家。有《覺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