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溪道中

秈稻青青小麥黃,一村茅屋枕方塘。 家家緝薴車聲響,不道豳風在故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歙谿(shè xī):地名,位於今安徽省歙縣。
  • 秈稻(xiān dào):一種水稻,秈稻的米粒較長而細。
  • (zhù):苧麻,一種植物,其纖維可用來織佈。
  • 豳風(bīn fēng):《詩經》中的一篇,反映了古代豳地(今陝西省旬邑縣西南)的風土人情。

繙譯

在歙谿的道途中, 秈稻青翠,小麥已黃, 一排排茅屋依傍著方形的池塘。 家家戶戶傳來織苧麻的車輪聲, 誰能說這不是豳風的景象,就在我的故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歙谿道中的田園風光,通過青翠的秈稻和黃熟的小麥,展現了豐收的景象。茅屋與方塘相映成趣,營造出甯靜和諧的鄕村氛圍。詩中“家家緝苧車聲響”一句,生動地描繪了村民勤勞的生活場景,而結尾的“不道豳風在故鄕”則巧妙地將故鄕的田園風光與《詩經》中的豳風相提竝論,表達了對故鄕風土人情的自豪與贊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鄕村生活的熱愛和曏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