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泊虞山下步尋等慈師不遇

草堂寂歷自禪居,山下春光正祓除。 鄰犬人歸纖月後,木魚風落妙香初。 蕭疏遠岫雲林畫,映帶清流內史書。 乘興尋師相賞處,筆牀經案獨躊躇。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祓除:(fú chú) 古代一種除災求福的祭祀。也泛指掃除。
  • 纖月:(xiān yuè) 纖細的月牙。
  • 木魚:(mù yú) 佛教法器,木製,形似魚,敲擊以調音節。
  • 妙香:(miào xiāng) 奇妙的香氣。
  • 遠岫:(yuǎn xiù) 遠處的山巒。
  • 雲林畫:(yún lín huà) 指元代畫家倪瓚的畫,其畫風以雲林爲特色。
  • 內史書:(nèi shǐ shū) 指王羲之的書法,王羲之曾任會稽內史。
  • 筆牀:(bǐ chuáng) 放置毛筆的文具。
  • 經案:(jīng àn) 放置佛經的書桌或臺子。
  • 躊躇:(chóu chú) 猶豫不決。

翻譯

草堂靜謐,自是禪修之地,山下春光明媚,正進行着古老的祓除儀式。 鄰居歸來,在纖細的月牙之後,木魚聲隨着微風飄落,帶來初綻的奇妙香氣。 遠處的山巒,宛如雲林畫中的景緻,清流映襯,彷彿內史書法的筆觸。 我帶着興致尋找那位師傅,卻只見筆牀和經案,獨自猶豫不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山下的靜謐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禪意氛圍的營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禪修生活的嚮往。詩中「草堂寂歷自禪居」一句,即展現了草堂的寧靜與禪修的氛圍。後文通過對月、風、香、山、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繪,構建了一幅和諧寧靜的春日山居圖。結尾的「乘興尋師相賞處,筆牀經案獨躊躇」則透露出詩人內心的猶豫與尋覓,增添了詩意的深度。

程嘉燧

程嘉燧

明徽州府休寧人,僑居嘉定,字孟陽,號鬆圓。應試無所得,折節讀書。工詩善畫,又通曉音律。錢謙益罷歸,築耦耕堂,邀嘉燧讀書其中。閱十年返休寧,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有《浪淘集》。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