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晉叔希林閣賦得雨中鐘山春望其一

天成雲阜扆宸居,東望春回王氣餘。 淺碧露痕經燒後,嫣紅隨意着花初。 波紋卷縠冰還裂,山黛如鬟樹自疏。 一自文皇遷鼎後,至今輦道未曾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扆宸(yǐ chén):指帝王的居所。
  • 王氣:指帝王的氣象或國家的繁榮昌盛之氣。
  • 嫣紅:鮮豔的紅色。
  • 卷縠(juǎn hú):形容水波紋的樣子。
  • 山黛:山色青翠。
  • :古代婦女梳的環形髮髻,此處比喻山形。
  • 文皇:指唐太宗李世民,因其諡號爲文,故稱文皇。
  • 遷鼎:指遷都,鼎是古代國家的象徵。
  • 輦道:古代帝王車駕所經的道路。

翻譯

天成的雲山像屏風一樣圍繞着帝王的居所,向東望去,春回大地,仍能感受到帝國的繁榮氣息。淺綠色的露水痕跡在經過火燒後依然可見,鮮豔的紅色花朵隨意地初綻。水波紋像捲起的綢緞,冰面還未完全融化,山色青翠如女子梳的環形髮髻,樹木自然稀疏。自從文皇遷都之後,至今帝王車駕所經的道路未曾改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鐘山的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詩中「天成雲阜扆宸居」一句,既表現了自然的壯麗,又暗示了皇權的威嚴。後文通過對春色的描繪,如「淺碧露痕」、「嫣紅隨意」,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麗。結尾的「一自文皇遷鼎後,至今輦道未曾除」則巧妙地融入了歷史元素,表達了時間的流轉與歷史的延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與歷史的敬畏之情。

程可中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仲權。家貧,爲童子師。從人借古書,挑燈夜讀,遂博洽能爲詩文。有《程仲權詩文集》。 ► 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