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白溝河感懷

白溝河水逝東奔,燕馬南來河水渾。 原草百年殷戰血,陰風半夜鬥遊魂。 明堂又喜朝元后,率土空教哭聖孫。 回首漫憐方正學,茫茫青史不堪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溝河:位於今河北省,歷史上是宋遼邊界的重要河流。
  • 燕馬:指燕地的馬,這裏泛指北方民族的騎兵。
  • :深紅色,這裏形容戰血的顏色深重。
  • 陰風:寒冷的風,常用來形容陰森恐怖的氣氛。
  • 明堂:古代帝王舉行大典的地方,這裏指朝廷。
  • 朝元:指朝見皇帝。
  • 率土:指全國,全天下。
  • 聖孫:對皇帝孫子的尊稱。
  • 方正學:指明代學者方孝孺,因忠於建文帝而被明成祖朱棣殺害。
  • 青史:古代用來記載歷史的青銅器或竹簡,後泛指歷史記載。

翻譯

白溝河水向東奔流不息,燕地的馬從南來,河水因此變得渾濁。 原野上的草因百年來戰血的浸染而顯得深紅,半夜裏陰風呼嘯,彷彿有遊魂在爭鬥。 朝廷又喜歡在朝見皇帝之後舉行大典,而全國上下卻只能空自哀悼聖孫的逝去。 回首往事,不禁爲方正學的遭遇感到惋惜,茫茫的歷史記載中,這樣的悲劇實在難以評說。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白溝河的描寫,抒發了對歷史變遷和忠臣遭遇的感慨。詩中,「白溝河水逝東奔」象徵着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無情,「燕馬南來河水渾」則暗喻戰亂帶來的動盪和不安。後兩句通過對原野和陰風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悲涼和陰森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和忠臣命運的深切關注。最後兩句直接點出了方正學的悲劇,表達了對歷史不公的無奈和對忠臣的同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

程可中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仲權。家貧,爲童子師。從人借古書,挑燈夜讀,遂博洽能爲詩文。有《程仲權詩文集》。 ► 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