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峽驛觀瀑布泉行

· 楊慎
水峽羣山日月昏,飛泉百道接江門。 猶龍近迓晴虹掛,似馬遙看疋練奔。 懸紳瀑布屏風疊,砯崖轉石青天折。 三千尺下直難量,十二崿流承不絕。 煙騫霧捲滴珠槽,靄淨嵐沉冷玉膏。 莊周虛說黿樑險,枚叟空誇鷺磧濤。 一從流戍辭巴蜀,幾回於役行荒服。 百丈頻經水峽牽,孤燈慣向江門宿。 纖蘿不動月明天,彷佛桃源擬問仙。 滄溟有氣張圓㡠,銀漢無聲瀉直弦。 山水清輝殊可樂,已覺蟠胸飽丘壑。 乘興聊賡太白篇,知音莫笑徐凝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猶龍:形容瀑布如龍。
  • 晴虹:晴天中的彩虹。
  • 疋練:古代一種細長的白絹,這裏比喻瀑布。
  • 懸紳:懸掛的帶子,比喻瀑布。
  • 砯崖:水流衝擊岩石的聲音。
  • 轉石:水流推動的石頭。
  • 十二崿:形容山峯連綿。
  • 煙騫霧捲:形容煙霧繚繞。
  • 珠槽:水珠滴落的地方。
  • 冷玉膏:形容水清涼如玉。
  • 黿梁:古代傳說中的險地。
  • 鷺磧濤:形容水波洶涌。
  • 流戍:流放守邊。
  • 巴蜀:四川一帶。
  • 荒服:邊遠地區。
  • 百丈:形容瀑布高。
  • 纖蘿:細小的藤蘿。
  • 桃源:理想中的隱居之地。
  • 滄溟:大海。
  • 張圓㡠:展開的畫卷。
  • 銀漢:銀河。
  • 蟠胸:胸懷。
  • 丘壑:山川。
  • 太白篇:李白詩篇。
  • 徐凝惡:徐凝,唐代詩人,此處指其詩作。

翻譯

水峽羣山之中,日月似乎都昏暗了,百道瀑布接連不斷地流向江門。瀑布如同龍一般迎接晴天中的彩虹,遠看又像白馬奔騰,如同白絹一般飛奔。瀑布如懸掛的帶子在屏風般的山巒間疊起,水流衝擊岩石,發出轟鳴,彷彿青天都被折斷。瀑布高達三千尺,直插雲霄,十二座山峯連綿不斷,水流不息。煙霧繚繞,水珠滴落,水清涼如玉。莊子曾虛構的黿梁險地,枚乘誇耀的鷺磧濤,都不及這裏的壯觀。自從被流放到巴蜀,我多次在邊遠地區奔波,經常經過水峽牽着百丈繩索,習慣了在江門孤燈下宿營。月光下,細小的藤蘿不動,彷彿置身於桃源,想要詢問仙人。大海中彷彿有氣展開的畫卷,銀河無聲地傾瀉直弦。山水的清輝讓人感到無比快樂,已經覺得胸懷中充滿了山川之美。乘着興致,我聊且吟詠李白的詩篇,知道我的詩作可能不被看好,但請不要嘲笑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水峽瀑布的壯觀景象,通過豐富的比喻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瀑布的雄偉與美麗。詩中,「猶龍」、「晴虹」、「疋練」等詞語形象地描繪了瀑布的形態,而「懸紳」、「砯崖」、「轉石」則傳達了瀑布的動態美。後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流放生活的感慨,展現了一種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情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山水詩。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