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計封君

· 黃衷
芙蓉江上正宜霜,千里秋容逗末光。 儗向家山長作主,懶分星座謾爲郎。 醉償花事鸕鶿杓,閒赴鷗盟薜荔裳。 聞道鳳毛霄漢迥,祇應高枕敵侯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芙蓉江:指江邊盛開的芙蓉花。
  • 秋容:秋天的景色。
  • :停留,此處指映照。
  • 末光:餘暉。
  • (nǐ):打算,想要。
  • 星座:指天上的星宿,這裏比喻高官顯位。
  • :徒然,空自。
  • 鸕鶿杓:一種酒器,形似鸕鶿。
  • 鷗盟:與鷗鳥爲盟,比喻隱居生活。
  • 薜荔裳:用薜荔草編織的衣服,象徵隱士的服飾。
  • 鳳毛:比喻才華出衆的人。
  • 霄漢:天空,比喻高位。
  • 祇應:只應,只宜。
  • 高枕:高枕無憂,形容無憂無慮。

翻譯

芙蓉江上,霜降之時正適宜觀賞,千里秋色映照着夕陽的餘暉。我打算長久地在家鄉的山中做主人,懶得分心去追求天上的星宿,徒然做個官員。醉酒後用鸕鶿形狀的酒器暢飲,享受花事;閒暇時與鷗鳥爲盟,穿上薜荔編織的隱士衣裳。聽說有才華出衆的人在天空高遠之處,我只應高枕無憂,以無憂無慮的態度面對侯王的權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日江景圖,通過「芙蓉江」、「秋容」、「末光」等意象,展現了秋天的寧靜與美麗。詩中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以及對權勢的超然態度。通過「鸕鶿杓」、「鷗盟」、「薜荔裳」等隱逸生活的象徵,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簡樸自然生活的追求。最後兩句「聞道鳳毛霄漢迥,祇應高枕敵侯王」,則顯示了詩人對才華與權勢的看法,認爲才華應自然流露,而不應被權勢所束縛,體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超脫的人生觀。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

黃衷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