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浮葛二仙入祀朱明館

· 黃鏊
何年仙客馭煙霞,祠宇今傳海上家。 井有珊瑚浮紫氣,人從勾漏負丹砂。 春風暖入三花樹,夜月光涵五色車。 悵望羹牆不一笑,叱羊誰自隱金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ù):駕馭,控制。
  • 祠宇 (cí yǔ):供奉神明的廟宇。
  • 珊瑚 (shān hú):一種海洋生物,常用於比喻珍貴之物。
  • 紫氣 (zǐ qì):吉祥的徵兆,常與仙人或帝王有關。
  • 勾漏 (gōu lòu):古代用來煉丹的器具。
  • 丹砂 (dān shā):煉丹的主要原料,也指硃砂。
  • 三花樹 (sān huā shù):神話中的樹,開花三次,象徵長壽。
  • 五色車 (wǔ sè chē):神話中神仙乘坐的五彩繽紛的車。
  • 羹牆 (gēng qiáng):比喻隱居或隱祕的地方。
  • 叱羊 (chì yáng):傳說中仙人叱吒風雲,使羊羣聽命。
  • 金華 (jīn huá):指金色的光輝,也指仙境。

翻譯

不知是哪一年的仙人駕馭着雲霞,如今人們傳頌着他們在海上的家廟。 廟宇中的井水浮現出珊瑚般的紫氣,人們從煉丹的勾漏中帶來丹砂。 春風溫暖地吹拂着神話中的三花樹,夜月之光映照着五彩繽紛的仙車。 我悵然若失地望着那隱祕之地,不知是誰在金華中隱居,叱吒風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對仙人及其神祕居所的嚮往和想象。通過「馭煙霞」、「祠宇」、「珊瑚紫氣」等意象,構建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仙境。詩中「春風暖入三花樹,夜月光涵五色車」一句,以春風和夜月爲背景,描繪了仙境中的生機與神祕。結尾的「悵望羹牆不一笑,叱羊誰自隱金華」則表達了對仙人隱居之地的無限遐想和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仙境的浪漫想象。

黃鏊

黃鏊,字作庚。番禺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舉人。官信豐知縣。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二、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四有傳。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