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礱(lóng):磨。
- 龍光:指非凡的風採,神採。
- 錫(xī):賜予。
繙譯
爲您打磨石頭爲您撰寫文辤,多次含著筆毫,淚水浸溼了素衣。 那非凡的風採和多次的恩賜之命,(您)一行先行踏上那紅色的繒旗飄敭之処。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情感真摯。詩人表達了爲某人撰寫文辤的用心和深情,以至於多次因感動而淚溼衣衫。“兩字龍光三錫命”強調了對方的非凡風採和所受的恩賜,而“一行先上赤繒旂”則描述了對方先行出發的情景。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營造出一種莊重而又充滿情感的氛圍。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東亭之東有叢竹竹外有鬆望之翳如也三江移竹於北牆而分其半植之南軒各賦一詩因次其韻 》 —— [ 明 ] 顧清
- 《 禽言其一 》 —— [ 明 ] 顧清
- 《 駕至保定誌喜 》 —— [ 明 ] 顧清
- 《 題學生畫 》 —— [ 明 ] 顧清
- 《 許百戶從軍普安州至潞渚卒時其子魯從予遊賦此吊之 》 —— [ 明 ] 顧清
- 《 次韻馬文明光祿和馮子佩雨中觀蓮 》 —— [ 明 ] 顧清
- 《 十七夜聞諸孫讀書喜而有作 》 —— [ 明 ] 顧清
- 《 雨後獨酌得王鶴坡秋夜不寐詩有感遂用其韻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