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海螺巖

截斷雲根路欲窮,層巒步步入寒空。 百年蹤跡登臨外,萬里關河指顧中。 陽雁叫霜過北浦,曉梅含蕊候春風。 杖頭到處誰今古,雲月溪山各異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雲根:深山雲起之処,古人認爲雲從山石中産生,所以稱山石爲雲根。讀音:(yún gēn)
  • 指顧:手指目顧,形容時間短暫、迅速。
  • 陽雁:大雁的一種,這裡泛指大雁。
  • 北浦:北麪的水濱。
  • (ruǐ):植物生殖器官的一部分,這裡指梅花的花蕊。

繙譯

想要走到那截斷雲起之処的山路盡頭,層層山巒讓人一步步走入高寒的碧空之中。 百年來的蹤跡都在這登臨之外,萬裡的山河在轉瞬之間盡入眼中。 大雁在寒霜中鳴叫著飛過北麪的水濱,清晨的梅花含著花蕊等待著春風的到來。 手中的柺杖所到之処,誰又能分清今古呢,雲月谿山在不同之中又有著相同之処。

賞析

這首詩以登海螺巖爲主題,描繪了登山途中的所見所感。首聯通過描寫截斷雲根的山路和層層山巒,展現出登山的艱難和高遠的境界。頷聯則將百年蹤跡與萬裡關河相對比,表現出時間的漫長和空間的廣濶,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豁達的心境。頸聯通過描寫陽雁和曉梅,增添了自然的生機和對春天的期待。尾聯則在柺杖所到之処引發對今古的思考,最後以雲月谿山的異同作結,富有哲理意味。整首詩意境開濶,語言優美,將自然景色與人生感悟融爲一躰,給人以深刻的啓示。

釋今壁

今壁(?—一六九五),字仞千。東莞人。俗姓溫。弱冠出世,習毗尼於鼎湖。聞天然禪師倡道雷峯,徒步歸之。禪師一見知爲法器,許以入室。清聖祖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元旦,與澹歸禪師同日付囑。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冬,分座海雲。未幾示寂。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