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涯翁:指的是詩人的長輩或師長,姓名不詳。
- 薶(mái):古同「埋」。
- 汎(fàn):同「泛」,漂浮。
- 商巖:指代帝王求賢的典故。
翻譯
打開門聽到孩子們的笑聲,一整個冬天都沒下雪,如今雪停天晴了。 卻想到竹林應該被雪埋沒了,就戲耍地剔着殘燈,讓它和外面的光亮比試。 江面上的小船依舊獨自漂浮着,屋頭上的春鳥在爲誰鳴叫呢? 伴着輕薄的雲彩和淡淡的陽光寫下新的詩句,總歸是那如商巖般求賢的未了之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雪後初晴的景象以及詩人的所思所感。首聯通過孩子們的笑聲和雪後放晴的情景,營造出一種歡快的氛圍。頷聯中詩人想到被雪埋沒的竹林,通過剔殘燈的細節,展現出一種閒適的心境。頸聯中江中小舟獨自漂浮,屋頭春鳥鳴叫,增添了一些寧靜和孤獨的感覺。尾聯則在輕雲薄日的背景下,表達了詩人如商巖求賢般的未了之情,使詩歌在寫景抒情的基礎上,又蘊含了一定的思想深度。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清新自然,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喜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夏日感事次味苓韻 》 —— [ 明 ] 顧清
- 《 明日師邵有牆上傳詩之作次韻 》 —— [ 明 ] 顧清
- 《 賦蟠桃圖爲張時震父母壽 》 —— [ 明 ] 顧清
- 《 題陸承祖扇 》 —— [ 明 ] 顧清
- 《 僕永感人也今歲生辰又值亡妻百日顧文宿兄弟求王宗顏詩寄新酒及仙山松鶴圖爲壽以前三日至覽之愴然遂用其韻 》 —— [ 明 ] 顧清
- 《 壺陰阻冰河下用前贈行韻見寄有悔心焉走筆戲荅 》 —— [ 明 ] 顧清
- 《 沈惟馨之赴舉也予既有詩和陳剛中韻送之矣今再寄七律一首 》 —— [ 明 ] 顧清
- 《 寄高曾唯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