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放翁:指陸遊,號放翁。這裡以放翁代指陸承祖,有借喻之意。(“翁”讀音:wēng)
- 鬢初星:兩鬢剛剛出現星星點點的白發。
- 琴尊:琴和酒樽。泛指可以宴飲的遊樂。
繙譯
陸承祖歸來的時候兩鬢剛開始有了白發,幾次在小亭中進行宴飲遊樂。芳草不知道人已經離去,春天到來時依舊自顧自地青青生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塑造了一個略帶滄桑感的人物形象。首句“放翁歸日鬢初星”,描繪了陸承祖歸來時已現白發,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經歷的滄桑。“幾從琴尊上小亭”則展現了他的閑適生活,通過琴和酒樽在小亭中的場景,表現出一種悠然自得的心境。後兩句“芳草不知人已去,春來依舊自青青”,以芳草的無知和依舊茂盛,與人的離去形成對比,烘托出一種淡淡的離愁別緒,同時也蘊含著生命的無常和自然的永恒。整首詩意境清新,情感含蓄,給人以深思。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邃庵 》 —— [ 明 ] 顧清
- 《 往在京師趙君希德有南遊之約四月廿五風雨中忽相見於東樓留兩月別去將由金陵視其侄錦衣君而歸賦此爲贈 》 —— [ 明 ] 顧清
- 《 壬戌元宵應制絕句八首 》 —— [ 明 ] 顧清
- 《 五月晦日同汪教授集傅教諭鼎顧東曙戚舜和劉文瑞俞民威遊黃耳祠歸用席間聯句韻卻寄諸公 》 —— [ 明 ] 顧清
- 《 十月十二日夜紀夢 》 —— [ 明 ] 顧清
- 《 秋興和芸軒韻 》 —— [ 明 ] 顧清
- 《 次韻馬文明光祿和馮子佩雨中觀蓮 》 —— [ 明 ] 顧清
- 《 時雨用東圃韻寫懷兼惠柳木壺矢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