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雲根:深山雲起之處,這裏指山。
- 壓中流:矗立在水流中間。
- 玉斧修:用傳說中神仙用玉斧修整山川來形容山的形狀奇特。(「斧」,讀音「fǔ」)
- 絕岸:陡峭的岸。
- 通:連接。
- 平野:平坦的原野。
- 浮:漂浮,這裏指水波與遠山相互映襯的樣子。
- 飛舄(xì):指仙履。
- 參差(cēn cī):長短、高低不齊的樣子。
- 壑(hè):山谷。
- 點筆:揮筆書寫。
- 淩風:迎風,頂風。(「淩」,同「凌」)
翻譯
山如一片雲彩之根矗立在水流中間,曾像是仙人用玉斧修整而成。陡峭的岸巧妙地與平坦的原野相連,細長的水波與遠處的山巒相互映襯着漂浮。苔蘚的紋路讓人想象到仙履懸空的情景,樹木的影子參差不齊,山谷中似可駕舟而行。請問那碧綠的欄杆是否容許我揮筆書寫,迎風而上,我想要試着來一次清爽的遊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辰溪的美景,詩人用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描寫,將山水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詩的首聯通過「雲根」和「玉斧修」的比喻,寫出了山的奇特形狀和雄偉氣勢。頷聯中「絕岸巧通平野去,細波長共遠山浮」,對仗工整,畫面感極強,展現了岸與野的連接以及水與山的映襯之美。頸聯「苔紋想象空飛舄,樹影參差壑駕舟」,則進一步發揮想象,使景色增添了幾分神祕和奇幻的色彩。尾聯「借問碧闌容點筆,淩風我欲試清遊」,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喜愛和想要暢遊其中的願望。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典雅,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了辰溪八景的獨特魅力。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別駕高君解綬歸衆皆嘆惜競爲詩以送之予亦繼作 》 —— [ 明 ] 顧清
- 《 送李原復僉憲嶺南 》 —— [ 明 ] 顧清
- 《 送同年施亨父令固始 》 —— [ 明 ] 顧清
- 《 楊西潭賦天香玉兔贈三兒行次韻爲謝 》 —— [ 明 ] 顧清
- 《 送許啓衷又二絕句 》 —— [ 明 ] 顧清
- 《 考試應天泊龍江和宮諭傅先生韻 》 —— [ 明 ] 顧清
- 《 程德望祠部於書室前鑿池作亭秋望落成而正之內翰適至因名其亭曰登月室曰聚奎要予同賦其一 》 —— [ 明 ] 顧清
- 《 臘月十二日寶善堂上樑書示兒輩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