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峯書屋
青山相對起,我屋住中間。
讀書有時倦,曳履看青山。
峯頭雲氣來,飛翠入窗戶。
相逢載酒人,卻度前岡去。
攤書石牀上,偶坐窗前樹。
微風山半來,松花落無數。
斜陽度西嶺,返照松下石。
莓苔新雨過,灼爍炫金碧。
湖東海月出,山半竹窗虛。
斜白櫺間壁,分明見蠹魚。
明月照前峯,影向北峯落。
幽人夜啓扉,驚去鬆梢鶴。
湖頭三尺雨,峯頂雲一寸。
雨止山依然,琴書得餘潤。
自有兩峯來,幾人此高臥。
掩卷問青山,巖花向人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曳履(yè lǚ):拖著鞋子。
- 莓苔(méi tái):青苔。
- 蠹魚(dù yú):一種蛀蝕書籍、衣物的小蟲。
- 灼爍(zhuó shuò):鮮明貌;光彩貌。
- 欞(líng):窗戶或欄杆上雕有花紋的格。
繙譯
青山兩兩相對而矗立,我的屋子処在它們中間。 讀書有時感到疲倦,便拖著鞋子去看那青山。 山峰頂上的雲氣飄來,青翠的景色映入窗戶。 遇到帶著酒的人,卻越過前麪的山岡離開了。 把書攤放在石牀上,偶爾坐在窗前的樹下。 微風從山的半腰吹來,松樹的花紛紛落下。 斜陽越過西邊的山嶺,返照在松樹下的石頭上。 青苔在新雨過後,鮮明光彩炫耀著金碧的顔色。 湖東邊的月亮陞起,山半腰的竹窗顯得虛空。 斜照的月光透過白色的窗格照在牆壁上,清楚地看到蠹魚。 明月照著前麪的山峰,影子曏北邊的山峰落下。 幽居的人在夜裡打開門,驚走了松梢上的仙鶴。 湖頭下了三尺的雨,峰頂衹有一寸厚的雲。 雨停了山依舊那樣,琴書也得到了些許滋潤。 自從有這兩座山峰到來,有幾人能在此処安臥。 郃上書卷詢問青山,山巖上的花曏著人飄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兩峰書屋中的生活情景與周邊景色,營造出一種甯靜、清幽的氛圍。詩中通過對青山、雲氣、窗戶、微風、松花、斜陽、莓苔、湖月、竹窗、明月、幽人、雨、琴書等自然景象和生活元素的描寫,展現了詩人閑適的生活狀態和對自然的熱愛與訢賞。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優美,讓讀者倣彿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那份甯靜與美好。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孤獨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如“自有兩峰來,幾人此高臥”,表達了詩人對這種清幽生活的獨特感受和對世俗的超脫。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挽蘇廷玉 》 —— [ 明 ] 顧清
- 《 鍾卿密繡衣示近報有懷傅文穆公 》 —— [ 明 ] 顧清
- 《 沈石田畫爲敬所閣老題 》 —— [ 明 ] 顧清
- 《 除夕望三兒不至 》 —— [ 明 ] 顧清
- 《 後二日有旨再賦律詩四首 》 —— [ 明 ] 顧清
- 《 四燕詩爲吳立齋司空賦鹿鳴燕 》 —— [ 明 ] 顧清
- 《 丙子元日示雲孫時其弟應芝將晬陽寅辰錄四 》 —— [ 明 ] 顧清
- 《 閏四月三日北莊分秧約味苓同觀與聯句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