漷縣行

入城半里無人語,枯木寒鴉幾茅宇。 蕭蕭酒肆誰當壚,武清西來斷行旅。 縣令老羸猶出迎,頭上烏紗半塵土。 問之不答攢雙眉,但訴公私苦復苦。 雨雹飛蝗兩傷稼,春來況遭連月雨。 綿城之西多草場,中官放馬來旁午。 中官佔田動阡陌,不出官租地無主。 縣中裏甲死誅求,請看荒墳遍村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漷(huǒ):用於地名。
  • 壚(lú):舊時酒店裏安放酒甕的土臺子,代指酒店。
  • 羸(léi):瘦弱。
  • 攢(cuán):聚攏,皺起。
  • 中官:指宦官。
  • 旁午(bàng wǔ):交錯,紛繁。

翻譯

走進城半里路,都聽不到人說話,只見乾枯的樹木、寒鴉和幾間茅草屋。 冷冷清清的酒肆中,是誰在當壚賣酒呢?從武清西邊來的行人也都中斷了行程。 縣令年老體弱,還出來迎接,頭上的烏紗帽都沾了半層塵土。 問他話他不回答,只是皺着雙眉,只訴說公事和私事的艱難困苦。 雨和雹子以及飛蝗,這兩種災害損傷了莊稼,春天來了又遭遇連着幾個月的雨。 綿城的西邊有很多草場,宦官放馬往來交錯。 宦官侵佔田地,阡陌縱橫,不交官租,這些地就沒了主人。 縣裏的裏甲百姓被拼命搜刮,請看那遍佈村塢的荒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漷縣的荒涼景象和百姓的苦難生活。詩的前兩句通過「無人語」「枯木寒鴉」「茅宇」等景象,營造出一種蕭瑟、冷清的氛圍。接着描寫了酒肆的冷清和行人的中斷,進一步烘托出此地的凋敝。縣令的出場,「老羸」「烏紗半塵土」形象地表現出他的疲憊和無奈,而他皺着眉訴說公私之苦,揭示了當地面臨的諸多問題。後面幾句詳細描述了自然災害對莊稼的破壞,以及宦官佔田導致百姓的苦難,「中官佔田動阡陌」「縣中裏甲死誅求」等句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百姓的悲慘命運。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對當時社會的黑暗面進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顧夢圭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武祥,號雍裏。嘉靖二年進士。授刑部主事,累官至江西右布政使,未赴任,疏請致仕。爲人敦厚,嗜文學,常閉門讀書,自奉如寒素。有《就正編》、《疣贅錄》。 ► 17篇诗文

顧夢圭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