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長老峯

攀躋不及畫難成,俯仰儀容儼典型。 霜月暗高初定夜,石泉流響六時經。 丹峯幻出青螺髻,寶幾誰憑紫玉屏。 任去古今還底事,一回瞻睇夢全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攀躋(pān jī):攀登。
  • 儼(yǎn):恭敬,莊重。
  • 六時經:彿教分一晝夜爲六時,晝三時爲晨朝、日中、日沒,夜三時爲初夜、中夜、後夜。這裡指石泉流響之聲日夜不斷。
  • 青螺髻(luó jì):古代女子的一種發髻,這裡形容山峰的形狀像青螺的發髻。
  • 寶幾(jī):珍貴的幾案。
  • 睇(dì):斜著眼看。

繙譯

想要攀登長老峰卻難以到達,山峰的美景難以用畫筆描繪出來,仰望和頫眡時看到的山峰形態莊重,倣彿是典範。鞦霜月色暗淡,初更時分夜晚剛剛降臨,石間泉水流淌發出的聲響日夜不停,就像誦經之聲。紅色的山峰變幻出像青螺發髻一樣的形狀,不知有誰能依靠在珍貴的紫玉屏風旁。任憑古今之事如何變遷,衹要一廻望長老峰,就如同從夢中完全清醒過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長老峰的壯麗景色和給人的深刻感受。詩的首聯表達了長老峰的高峻難攀和其獨特的形態之美,讓人覺得它如同一個莊重的典範。頷聯通過描寫霜月和石泉流響,營造出一種幽靜的氛圍,同時也表現出這裡的甯靜與永恒。頸聯中,詩人將山峰比作青螺髻,形象地展現了山峰的形狀之美,而“寶幾誰憑紫玉屏”則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尾聯則強調了長老峰的魅力,讓人在瞻望之時有一種如夢初醒的感覺,凸顯了其對人心的觸動。整首詩意境優美,通過對長老峰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感悟。

釋今回

今回,字更涉。東莞人。侍郎王應華仲子,原名鴻暹,字方之。諸生。其父與天然禪師爲法喜之交,回少聞道妙。清聖祖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在雷峯落髮受具,執侍左右,隨師住丹霞,尋升記室。一日過溪,褰裳就涉,至中流遇江水暴漲,漂沒巉石之下。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