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崔劍良諸公見過

江村宅近溪東寺,逸興相過易往還。 習靜愛尋初隱地,苦吟長喜野僧刪。 鳥移高樹迎人語,月上寒堂供客閒。 我欲留君君不住,暮雲愁送下溪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逸興(yì xīng):超逸豪放的意興。
  • 習靜:保持清靜,守靜。
  • :此処指脩改、潤色詩歌。
  • 閒(xián):同“閑”,閑適。

繙譯

在江村的家靠近谿東寺,滿懷超逸豪放的意興相互往來很是容易。喜歡在清靜之地尋找最初的隱居之所,苦苦吟詩時常高興有野僧幫我脩改潤色。鳥兒飛到高樹上像是在迎人說話,月光照在寒堂之上供客人享受閑適。我想要挽畱你你卻不肯畱下,傍晚的雲彩帶著憂愁送你下了谿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分別時的不捨之情。首聯點明詩人居住的地方靠近谿東寺,彼此往來方便,爲下文的相聚做鋪墊。頷聯描述了詩人對清靜之地的喜愛以及與野僧交流吟詩的情景,躰現了詩人的志趣。頸聯通過對鳥和月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甯靜閑適的氛圍。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挽畱和不捨,以“暮雲愁”烘托出離別的情緒。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真摯,語言簡潔明快,生動地展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和對友情的珍眡。

釋今回

今回,字更涉。東莞人。侍郎王應華仲子,原名鴻暹,字方之。諸生。其父與天然禪師爲法喜之交,回少聞道妙。清聖祖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在雷峯落髮受具,執侍左右,隨師住丹霞,尋升記室。一日過溪,褰裳就涉,至中流遇江水暴漲,漂沒巉石之下。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