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夜泊二首

· 顧祿
海近潮初上,江清天倒流。 故鄉頻入夢,此地獨維舟。 落雁沈霜鏡,潛魚避月鉤。 不眠催早發,歷歷數更籌。
拼音

所属合集

#菊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海水因爲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時漲落的現象。
  • 倒流:指江水清澈,倒映天空,給人一種天空在水中倒流的感覺。
  • 維舟:系船停泊。
  • 落雁:指飛落的大雁。
  • 霜鏡:喻江水如鏡,水麪平靜如霜。
  • 潛魚:潛伏在水中的魚。
  • 更籌:古代夜間報更用的計時竹簽。

繙譯

大海邊,潮水剛剛上漲,江水清澈,天空倒映在水中,倣彿天空在倒流。故鄕常常進入我的夢中,在這個地方,我獨自把船系泊。飛落的大雁沉入如霜般平靜的江水中,潛遊的魚兒躲避著如鉤的月亮。我無法入眠,催促著早點出發,清晰地數著夜間報更的竹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夜晚停泊在江邊的情景,營造出一種孤獨、清冷的氛圍。首聯通過描寫海潮初上和江清天倒流的景象,展現出大自然的宏偉與甯靜。頷聯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之情,在異鄕漂泊的孤獨感油然而生。頸聯中落雁沉霜鏡和潛魚避月鉤的描寫,細膩地刻畫了江邊的生態景象,同時也增添了一絲幽靜的氛圍。尾聯則表現了詩人的不眠和急於出發的心情,數更籌的細節進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寂靜和詩人內心的不平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色和詩人情感的描繪,傳達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故鄕的眷戀。

顧祿

明松江府華亭人,初名天祿,字謹中。洪武中以太學生除太常典簿,遷蜀王府教授。善書,行楷學蘇軾而尤工於分隸。善雜畫,喜鉤勒竹石。能詩,太祖曾命盡進其所作,故有集名《經進集》。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