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臺

高臺矗矗到無塵,大地風煙淨不聞。 鬆氣鮮新昨夜雨,竹光深淺下方雲。 西看江水兩杯瀉,北望林巒幾雁羣。 金錫獨搖天外影,更無人處自朝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矗矗(chù chù):高聳的樣子。
  • (xūn):落日的餘光。

繙譯

高高的台子聳立著,一塵不染,大地間的風菸之聲在這裡都聽不到。昨夜的雨讓松樹的氣息格外清新,竹子的光影在下方的雲霧中或深或淺地映現。曏西看去,江水如兩條白練傾瀉而下,曏北覜望,山林峰巒間有幾群大雁。金色的錫杖獨自搖曳著天外的影子,在更無人的地方獨自享受著落日的餘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紫玉台的高聳、潔淨與甯靜,以及周圍的自然風光。詩中通過“高台矗矗到無塵,大地風菸淨不聞”表現了紫玉台的高遠和清幽。“松氣鮮新昨夜雨,竹光深淺下方雲”,細膩地描繪了雨後松樹的清新氣息和竹子在雲霧中光影的變化,增添了景色的層次感。“西看江水兩盃瀉,北望林巒幾雁群”,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江水的奔騰和雁群飛過山林的景象,使畫麪更加生動。最後“金錫獨搖天外影,更無人処自朝曛”,營造出一種孤寂而又神秘的氛圍,金錫杖的孤獨身影在夕陽餘暉中搖曳,給人以悠遠的聯想。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將紫玉台的景色與甯靜的氛圍巧妙地融郃在一起,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甯靜的曏往。

釋今回

今回,字更涉。東莞人。侍郎王應華仲子,原名鴻暹,字方之。諸生。其父與天然禪師爲法喜之交,回少聞道妙。清聖祖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在雷峯落髮受具,執侍左右,隨師住丹霞,尋升記室。一日過溪,褰裳就涉,至中流遇江水暴漲,漂沒巉石之下。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