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舊時古體詩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紅印:這裏指蓋在書信上的紅色印章。
- 封題:書信的封套及題目。
- 龍山:可能是一個具體的地名,也可能是作者回憶中的某個與友人相關的地方,此處泛指山。
- 別路:分別的道路,指離別後各自走的路。
- 雲幾變:像雲一樣變幻不定,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 王孫:本指貴族子弟,後也泛指隱居的人,此處可理解爲友人。(「孫」讀音:sūn)
- 萋:形容草生長茂盛的樣子。(「萋」讀音:qī)
- 心期:心中期望。
- 晻靄(「晻」讀音:ǎn;「靄」讀音:ǎi):雲霧密集的樣子,這裏指心情迷茫、阻隔。
- 川原:河流與原野。
- 時節:季節。
- 參差:不一致,這裏指時間上有差異。
- 土炭:此處指炭火用於取暖,代表寒冬與溫暖,土炭低表示寒冬已至。
- 爲馬爲龍:指人的發展變化無常,或顯達或沉淪。
- 懷寶:懷藏寶物,比喻擁有才華或美好的品質。
- 羣迷:衆人的迷惑或迷茫。
翻譯
我親手打開蓋有紅印的書信並閱讀題目,回頭望去,龍山那邊太陽已向西邊落下。分別已有十年,世事如浮雲般變幻不定,不知你這位友人在何處,那裏的草是否依然茂盛。心中期望着,但卻被如雲霧般的迷茫所阻隔,河流與原野相隔甚遠。季節不同,寒冬已至。是像馬一樣平凡還是像龍一樣非凡,這由你自己決定,也許你懷才不遇,但也不要輕視那些仍處於迷惑中的衆人。
賞析
這首詩以收到友人書信開篇,通過回憶離別時的情景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的「別路十年雲幾變」體現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無常,而「王孫何處草還萋」則表達了對友人去向的關切和對友情的珍視。「心期晻靄川原隔」描繪了詩人心中的期望被現實的阻隔所困擾,流露出一種無奈和迷茫的情緒。「時節參差土炭低」則通過季節的變化和寒冷的到來,暗示人生的起伏和艱難。最後兩句「爲馬爲龍自君道,可能懷寶視羣迷」,既是對友人的鼓勵,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感悟,認爲人的命運和發展是不確定的,但即使懷才不遇,也不應輕視他人。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內涵。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出都時館中諸君有晚庭侍詠聯句其後不預者相繼有作近方寄至次韻荅之 》 —— [ 明 ] 顧清
- 《 鄉里諸公寄生辰詩各次其韻奉謝 》 —— [ 明 ] 顧清
- 《 再和煮雪雪山二首 》 —— [ 明 ] 顧清
- 《 先師友蘭張先生祠堂落成其子公佩來告將別賦此祠在斜涇之陽超果寺之西南廡即舊之學舍今主僧道俊所作也 》 —— [ 明 ] 顧清
- 《 戲簡王汝楫 》 —— [ 明 ] 顧清
- 《 月桂秋香送劉生還宜春應舉 》 —— [ 明 ] 顧清
- 《 數日不過東園澄夫先生有月桂詩見示且歸功於封殖之厚次韻奉答時臘月朔也 》 —— [ 明 ] 顧清
- 《 冬夕餞師邵柱史出按西川用子容侍讀韻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