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陸時敏客中寫懷

· 顧清
蜉蝣豈見海成塵,尺蠖寧知屈是伸。 自古風花暫時好,由來傀儡幾曾真。 道途信我從橋便,功業從他覽鏡頻。 幸有一觴堪對舉,不須遙羨隔江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蜉蝣(fú yóu):一種昆蟲,生存期極短。
  • 尺蠖(chǐ huò):一種昆蟲,屈伸前行。比喻人暫時的屈身退隱,以圖將來的伸展。

翻譯

蜉蝣怎能見到大海變成塵土,尺蠖怎會知道彎曲是爲了伸展。自古以來風中的花只是暫時美好,向來木偶又何曾有過真實。在道路上我堅信自己選擇從橋上過是便捷的,功業方面他人常常對着鏡子自我審視。慶幸有一杯酒可以相對舉起,不必遠遠羨慕隔江的春日美景。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人生的深刻思考。詩的開頭用蜉蝣和尺蠖的特性來隱喻人生的短暫和屈伸的道理。接着,詩人指出風花的美好是短暫的,傀儡的虛假也揭示了世間事物的虛幻本質。在人生的道路上,詩人堅信自己的選擇,同時也看到了他人對功業的追求和反思。最後,詩人認爲應該珍惜當下,不必羨慕他人的美好,體現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