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壺陰石潭會西軒用前韻

· 顧清
浮雲海內幾西東,此夕塵襟一笑空。 已放銀花開火樹,更邀明月共清風。 江湖地憶他年遠,松柏心知早歲同。 看取白頭黃太史,夜燈方下讀書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夕:元宵節。
  • 塵襟(jīn):世俗的胸襟。
  • 銀花:這裡指菸火。
  • 火樹: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繙譯

在這元宵節,人們如浮雲般漂泊海內,東西分散,然而在這個夜晚,世俗的煩惱都在一笑中消散。已經綻放的菸火如銀花般,裝點著張燈結彩的樹木,更邀請明月與清風共同作伴。廻憶起在江湖各地的往昔嵗月,感覺已十分遙遠,而我們如同松柏般,內心知道早年的志曏是相同的。看那頭發花白的黃太史,在夜晚的燈下依然刻苦讀書用功。

賞析

這首詩以元宵節爲背景,抒發了詩人的種種情感。詩的首聯通過描述人們的分散和自己在元宵夜的心境,表達了對塵世煩惱的超脫。頷聯描繪了元宵夜的熱閙景象,菸火綻放,明月清風相伴,營造出一種美好而甯靜的氛圍。頸聯則是對過去江湖嵗月的廻憶,以及對與友人共同志曏的堅守。尾聯以黃太史在夜燈下讀書用功的情景,激勵自己和他人要不懈努力。整首詩情景交融,既有對節日的描繪,又有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語言優美,意境深遠。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