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塋(yíng):墳墓。
- 鬱郁: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至人:指思想或道德修養最高超的人。
- 讖(chèn):指將要應驗的預言、預兆。
- 敢期:怎敢期望。
- 濫:這裏指不適當的擔任。
- 朝章:朝廷的典章。
- 癡頑:愚笨無知,這裏是作者的自謙之詞。
- 負土:背土壘墳,古代認爲是一種盡孝道的行爲。
- 玄堂:墳墓的美稱。
翻譯
鬆杉繁茂帶着重重山岡,榆柳成蔭環繞着彎曲的池塘。 曾經有道德修養極高的人留下寶貴的預言,怎敢期望子孫不適當的擔任朝廷的官職。 人間的時光三年過得很快,地下的泉源卻能流淌百世長久。 願我竭盡自己的愚笨無知完成公事,年年背土壘墳到這墳墓前。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告別先人的墳墓時所寫。詩的前兩句通過描繪鬆杉的茂盛和榆柳的成蔭,以及重岡和曲塘,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幽美的氛圍。接下來,作者提到曾有至人留下寶讖,表達了對先人的敬仰和對家族的期望,但同時又表現出一種謙遜和不敢奢求的態度。「人間日月三年速,地下泉源百世長」這兩句,將人間的短暫時光與地下泉源的長久相對比,體現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先人的懷念。最後,作者表示願竭盡自己的努力完成公事,同時年年爲先人背土壘墳,表達了對先人的孝道和對家族責任的擔當。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既有對先人的緬懷,又有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責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