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啓祥

· 顧清
楊生畫蘭近無敵,揮筆使金如使墨。 玄繒紺楮隨所遇,入手光風燦朝日。 湘江南北幾千裏,收拾都歸筆鋒裏。 閒來天上弄秋光,落筆便得天顏喜。 有時片紙出人間,傳看一日遍九廛。 五侯七貴爭莫致,時復揮翰騷人前。 西風八月吹錦衣,掉手還向江南歸。 汀洲蘼蕪寒更綠,木葉時傍孤帆飛。 回首思君何處切,南薰殿裏午風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玄繒(zēng):黑色的絲綢。 紺(gàn)楮(chǔ):天青色的紙。 廛(chán):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 南薰殿:宮殿名。

翻譯

楊生畫蘭花幾乎無人能敵,揮筆使用金色如同使用墨汁一般。 黑色的絲綢和天青色的紙隨他所遇,一入手便如光風燦爛的朝日。 湘江之南北有幾千裏,他都能將其收拾在筆鋒之下。 閒暇時在天上描繪秋光,落筆就能讓天子容顏喜悅。 有時他的一小片紙流出人間,傳看一天就傳遍了許多城市。 五侯七貴爭相求之卻不能得到,他時常在文人墨客前揮筆作畫。 西風在八月吹拂着他的錦衣,他擺擺手便向江南歸去。 汀洲上的蘼蕪在寒冷中更加翠綠,樹葉時常伴隨孤帆飛翔。 回首思念你的心情在何處最爲急切呢,那是在南薰殿裏午間微風輕拂之時。

賞析

這首詩是對楊啓祥繪畫技藝的讚美。詩中通過「畫蘭近無敵」「揮筆使金如使墨」「入手光風燦朝日」等詞句,生動地展現了楊啓祥高超的繪畫技巧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畫作能將千里湘江之景盡收筆鋒之下,還能讓天子喜悅,足見其藝術造詣之高。詩中還描述了他的畫作在人間廣受歡迎,連權貴都爭相求之而不得,進一步烘托出他的才華和影響力。最後,詩人在結尾處表達了對楊啓祥的思念之情,以「南薰殿裏午風微」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淡淡的憂傷氛圍。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讚美了楊啓祥的繪畫藝術,又抒發了詩人的情感。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