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倥侗子補劉龍洲小傳用陳亮韻

龍洲巨眼雙垂虹,四海一望都成空。 有時痛發賈生哭,血淚迸落珍珠紅。 初心甘老山中酒,寢不成眠亦須走。 東南日月欲墮地,渡江思顯擎天手。 洛陽田地本中原,還我輿圖舊時有。 胸中十萬總兵器,用夏變夷期可致。 從來好事苦多違,十常八九難如意。 五國城頭雙臥龍,中興懸望商高宗。 區區泗上一亭長,仗劍猶能歌大風。 正爾艱難傷國步,堪嘆滿朝皆妾婦。 先將此輩酒飯囊,大車來載鬥來量。 此心未遂身先死,郤把幷州作故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倥侗(kōng tóng):形容人愚昧無知。
  • 賈生哭:指賈誼的哭泣,賈誼是西漢初年的政治家、文學家,因憂國憂民而哭泣。
  • 血淚迸落珍珠紅:形容極度悲痛,眼淚如血般紅。
  • 擎天手: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 用夏變夷:指用中原的文化去教化邊遠地區的民族。
  • 五國城頭雙臥龍:指五代十國時期的兩位傑出人物,比喻有才能的人。
  • 中興懸望商高宗:期望國家能夠復興,像商朝的高宗一樣。
  • 泗上一亭長:指劉邦,他曾任泗水亭長。
  • 妾婦:指無能的官員,貶義。
  • 酒飯囊:比喻只知吃喝的無用之人。
  • 幷州:古代地名,這裏指代劉龍洲的故鄉。

翻譯

龍洲的目光如雙虹垂落,四海一望都顯得空曠。 有時像賈誼那樣痛哭,血淚如珍珠般紅豔灑落。 本心甘願老死於山中酒鄉,但睡不着時也必須行走。 東南方的日月似乎要墜地,渡江時思念着能夠擎天的手。 洛陽的田地本是中原之地,還我舊時的國土。 胸中藏着十萬兵器,用中原文化教化邊夷期望可達。 但好事多磨,十之八九難以如願。 五國城頭有雙臥龍,中興的希望寄託在商高宗身上。 小小的泗水亭長,仗劍尚能歌頌大風。 正是這種艱難傷了國家的步伐,滿朝都是無能之輩。 先將這些酒囊飯袋載走,大車來裝鬥來量。 此心未遂身先死,卻把幷州當作了故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劉龍洲的描繪,展現了其胸懷壯志、憂國憂民的形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典故,如「龍洲巨眼雙垂虹」形容其目光遠大,「血淚迸落珍珠紅」則表達了其深切的憂國之情。詩中還透露出對國家中興的渴望和對無能官員的批判,體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對英雄人物的讚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切關懷。

鄭文康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時乂,號介庵。正統十三年進士。觀政大理寺,尋因疾歸。父母相繼亡故後,絕意仕進,專心經史。好爲詩文。有《平橋集》。 ► 2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