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飄颻(piāo yáo):飄動搖曳的樣子。
- 微眇(wēi miǎo):微小,細微。
- 劫火(jié huǒ):佛教用語,指世界毀滅時的大火。
- 慈雲(cí yún):比喻佛的慈悲如雲,覆蓋一切。
- 鼻根(bí gēn):佛教用語,指鼻子的感覺能力。
- 了了(liǎo liǎo):清楚明白。
翻譯
一縷輕煙彷彿不存在,飄動搖曳,穿過微小的空間。 即使是世界毀滅的大火也無法燒燬它,佛的慈悲如雲,自然環繞着它。 它不是通過氣味進入,而是遠遠超越了鼻子的感知範圍。 經過庭院的人有幾個能聽見,只有心境清淨的人才能清楚地感知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通過「一縷若無煙」的意象,表達了鐘聲的飄渺與深遠。詩中「劫火豈能燒,慈雲自相繞」強調了鐘聲的永恆與佛的慈悲,而「不從氣味入,遠出鼻根表」則進一步以佛教的感官理論來比喻鐘聲的超凡脫俗。最後兩句「過院幾人聞,心清方了了」則指出,只有心境清淨的人才能真正領悟鐘聲的深意,體現了詩人對於精神境界的追求。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遍題朱惟四增置諸勝十二首仙源 》 —— [ 明 ] 鄧雲霄
- 《 經華陰時當臘月十八日忽憶唐人臘盡促歸心行人及華陰之句字字湊合遂逐字成十絕 其二 》 —— [ 明 ] 鄧雲霄
- 《 杏花十首爲林子賦林子有美膢名杏者別嫁而懊思不已情見乎詞而鄧子和之 》 —— [ 明 ] 鄧雲霄
- 《 墨妙歌爲馮無文賦 》 —— [ 明 ] 鄧雲霄
- 《 浮雲妒月歌 》 —— [ 明 ] 鄧雲霄
- 《 賦得惠山泉送客遊姑蘇 》 —— [ 明 ] 鄧雲霄
- 《 錫山驛秋曉 》 —— [ 明 ] 鄧雲霄
- 《 專諸墓仄調排律十二韵將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