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給事避暑柏林寺遇雨飲白閣山僧房

清涼聞此地,結駟亦隨緣。 偶共金門客,來參白閣禪。 蘿雲棲古殿,花雨接諸天。 闌暑深杯外,茅齋更灑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結駟(jié sì):古代指四匹馬拉的車,這裏指駕車。
  • 金門客:指朝廷中的官員或士人。
  • (cān):參拜,這裏指拜訪。
  • 白閣:指僧人的居所。
  • (chán):佛教的一種修行方式,指冥想、靜坐。
  • 蘿雲:指藤蘿和雲霧,形容山中幽靜的景象。
  • 花雨:比喻花瓣如雨般飄落。
  • 諸天:佛教中指天界,這裏指天空。
  • 闌暑:指夏末秋初的暑氣。
  • 灑然(sǎ rán):形容心情舒暢,無憂無慮。

翻譯

聽說這裏清涼宜人,便駕車隨緣而至。偶然與朝廷中的朋友一起,來拜訪白閣山的僧人。藤蘿和雲霧環繞着古老的寺廟,花瓣如雨般飄落在天空之下。在夏末秋初的暑氣中,我們舉杯暢飲,茅草搭建的齋房更是讓人感到無比舒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友人在柏林寺避暑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清涼聞此地」一句即點明瞭避暑的主題,而「結駟亦隨緣」則表現了作者隨遇而安的心態。後文通過「蘿雲棲古殿,花雨接諸天」等意象,進一步營造出一種幽靜、清涼的氛圍。結尾的「茅齋更灑然」則表達了作者在自然與禪意中找到的心靈的寧靜與舒暢。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禪意的深刻感悟。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