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趺坐(fū zuò):佛教徒盤腿端坐,左腳放在右腿上,右腳放在左腿上。
- 桐帽:用桐木製成的帽子,古代隱士或僧人常用。
- 鍾陵:地名,此處可能指鐘山,即今南京紫金山。
- 茶壚:煮茶用的小火爐。
- 白乳泉:泉名,此處可能指泉水清澈如乳。
- 裁衲(cái nà):縫製僧衣。
- 祇園(qí yuán):即祇樹給孤獨園,是佛陀在世時的著名講經場所。
翻譯
在山中領悟自性,盤腿靜坐已有多年。 戴着桐木帽,在鍾陵的月光下, 用茶壚煮着白乳泉水。 與澗邊的鹿一同參悟經文, 學習在溪邊田野中縫製僧衣。 你爲何要去乞求佛法, 祇園便是禪修的所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山中修行的僧人,通過「趺坐」、「桐帽」、「茶壚」等意象,展現了其清靜自守的生活狀態。詩中「談經參澗鹿,裁衲學溪田」表達了僧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以及在簡樸生活中體悟佛法的境界。結尾的「祇園即是禪」點明瞭禪修的真諦,即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內心的寧靜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