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灘雜詠

清宵暖更晴,初月瞰山城。 羨有燈花好,獨將杯酒傾。 木魚分夜漏,鐵馬雜秋聲。 醒眼三更促,賓鴻陣陣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瞰(kàn):從高處往下看,俯視。
  • 夜漏:古代計時的器具,這裏指夜晚的時間。
  • 鐵馬:掛在宮殿、廟宇等屋檐下的銅片或鐵片,風吹過時會發出聲響。
  • 賓鴻:大雁。

翻譯

清美的夜晚變得更加溫暖晴朗,初升的月亮俯瞰着山城。 羨慕那燈花的美好,獨自將酒杯中的酒傾飲而盡。 木魚聲劃分着夜晚的時間,鐵片在風中發出的聲響夾雜着秋天的聲音。 醒來時已是三更,催促着自己清醒,看到一羣羣大雁正在征途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宵暖晴的夜晚,詩人通過對山城夜景、燈花、飲酒、木魚聲、鐵馬聲以及徵鴻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略帶寂寥的氛圍。詩中「初月瞰山城」,以一個獨特的視角展現了山城的寧靜與美麗。「羨有燈花好,獨將杯酒傾」,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內心的孤獨感。木魚聲和鐵馬聲交織的秋聲,更增添了幾分蕭瑟之感。最後「醒眼三更促,賓鴻陣陣徵」,則以大雁的征途暗示了人生的旅程,給人一種時光匆匆、世事無常的感慨。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細膩,用簡潔的語言傳達出了豐富的意蘊。

霍與瑕

明廣東南海人,字勉衷。霍韜子。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授慈溪知縣。以嚴嵩黨羽鄢懋卿巡鹽行部,不爲禮,被劾罷。後起知鄞縣,官終廣西僉事。 ► 7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