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杪秋:秋末。
- 蒹葭:蘆葦。
- 凱風:和風。
- 賓鴻:指鴻雁,因其遷徙有序,如賓客般,故稱。
- 遵渚:沿着水邊。
- 迢遞:遙遠的樣子。
- 解纓:解開系在頭上的帶子,比喻擺脫束縛。
- 濯滄浪:洗滌於滄浪之中,比喻洗滌心靈,淨化思想。
翻譯
秋末時節,天氣異常炎熱,我偶然寫下這首詩。
蘆葦茂盛,遍佈海邊,一片蒼茫,誰能看見梧桐樹上那一片黃葉呢?
殘月帶着星星,如同散落的火光,和風吹拂着露水,還未凝結成霜。
鴻雁應時而至,沿着水邊遷徙,蔓草又怎會知曉,只是越過了牆頭。
我一笑之間,東籬顯得如此遙遠,解開束縛,只願在滄浪中洗滌心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末的景象,通過蒹葭、梧桐、殘月、凱風等自然元素,展現了季節交替時的獨特美感。詩中「一笑東籬正迢遞,解纓惟愛濯滄浪」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世、嚮往自然的心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