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承天見楚俗蒔田婦女多於丈夫每田二三十成羣丈夫二人擊鼓相催羣婦互歌相答須臾而此田蒔畢又過別田矣詩以述

驅犢過前溪,和煙帶雨犁。 蒔田循界畔,擷水任高低。 婦女成行列,鄉鄰合作齊。 鼓催沿土俗,歌答和禽啼。 清風徐拂面,霞彩淡粘綈。 時踏閒雲徑,或過青草堤。 朝同杲日出,暮向茅廬棲。 抱甕忘機械,娛賓有黍雞。 紛紛是與非,不到隴之西。 笑殺途中客,急鞭催馬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蒔田:插秧,種植水稻。
  • 擷水:取水,這裏指灌溉。
  • 杲日:明亮的太陽。
  • 抱甕:比喻純樸的生活態度。
  • 黍雞:黍米和雞,指簡單的食物。
  • :田埂,這裏指田地的邊界。

翻譯

驅趕着牛犢經過前方的溪流,牛帶着雨後的溼潤氣息。在田裏插秧,按照田地的界線進行,灌溉的水流隨意高低。婦女們排成一行行,鄉鄰們一起合作。鼓聲催促着按照當地的習俗,歌聲與鳥鳴相互應答。清風緩緩拂過臉龐,霞光淡淡地沾在衣襟上。不時踏過閒散的雲霧小徑,或是經過青草覆蓋的堤岸。早晨與明亮的太陽一同升起,傍晚則回到茅廬中棲息。抱着水甕,忘記了世俗的機巧,招待賓客只有簡單的黍米和雞。紛繁的是非,不到田地的西邊。笑看那些匆匆趕路的旅人,急忙鞭策着馬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楚地農村的生活場景,通過生動的細節展現了農民的勞作和田園生活的寧靜與和諧。詩中「婦女成行列,鄉鄰合作齊」體現了鄉村社會的團結協作精神,「鼓催沿土俗,歌答和禽啼」則展示了當地獨特的民俗風情。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如「清風徐拂面,霞彩淡粘綈」,傳達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嚮往。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簡單生活的讚美和對世俗紛擾的超脫。

黃公輔

明廣東新會人,字振璽。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御史,忤魏忠賢去官。後遷江西參政,分守寶慶,有政績。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