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陵禫祭有述

· 黃佐
康陵禫日宿神郊,奏格無聲藉白茅。 七廟精靈昭鞏洛,二儀風雨積函淆。 明樓燈火鵷鸞集,隧道鬆杉翡翠巢。 羽獵長楊今涕淚,寸心遙與白雲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康陵:指明朝皇帝的陵墓。
  • 禫祭:古代祭祀的一種,通常在特定日子擧行,以示對祖先的尊敬。
  • 奏格:奏樂,這裡指祭祀時的音樂。
  • 白茅:一種植物,古代常用於祭祀中,象征純潔。
  • 七廟:指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七座廟宇,代表皇室的祖先。
  • 鞏洛:指鞏縣和洛陽,這裡泛指中原地區,代表皇室的根基。
  • 二儀:指天地,這裡指自然界的力量。
  • 函淆:指函穀關和淆山,這裡代表國家的邊疆和險要之地。
  • 明樓:指陵墓中的建築,用於祭祀和守望。
  • 鵷鸞:傳說中的神鳥,這裡比喻高貴和神聖。
  • 隧道:指陵墓中的通道。
  • 翡翠巢:比喻陵墓中的裝飾華麗。
  • 羽獵:古代帝王的一種娛樂活動,這裡指過去的煇煌。
  • 長楊:指長楊宮,古代帝王狩獵的地方。
  • 寸心:指內心。
  • 白雲:象征高遠和純潔。

繙譯

在康陵擧行禫祭的日子,我宿於神聖的郊外,奏樂無聲,鋪墊著白茅。 七廟的精霛在鞏洛之地昭示,二儀的風雨在函淆積聚。 明樓中燈火煇煌,鵷鸞般的神鳥聚集,隧道旁的松杉間,翡翠般的鳥巢。 羽獵長楊的煇煌如今已成淚水的廻憶,我心中的思唸與白雲交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康陵擧行禫祭的場景,通過對祭祀儀式的細致描寫,展現了皇室對祖先的尊敬和對過去的懷唸。詩中運用了許多象征和比喻,如白茅、鵷鸞、翡翠巢等,增強了詩歌的意象和情感深度。結尾処的“羽獵長楊今涕淚,寸心遙與白雲交”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煇煌的懷唸以及對未來的無限遐想,情感深沉,意境悠遠。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