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井澳

· 黃瑜
白雁過,江南破,更無一寸土可坐。自閩入廣隨波流,胡塵暗天天亦愁,黃蘆霾岸風颼颼。 上有深井山,下有仙女澳,漁舟不往御舟到。風吹御舟力排奡,嗟嗟悲哉誰與告。 誰與告兮悲復悲,逢崖則止會有時,星星之火奚威爲。 君不見,青苗行時不敢語,大事已逐黃龍去。又不見,金牌出時不可回,殺氣先隨白雁來。 舒王生,鄂王死,宋家刑賞乃如此。嗟嗟井澳徒悲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mái):指空氣中因懸浮着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濁現象。
  • 颼颼(sōu sōu):形容風聲或寒冷。
  • 排奡(pái ào):形容船隻在水上行駛時遇到的強烈抵抗。
  • (xī):疑問代詞,表示「什麼」。
  • 舒王:指宋朝的王安石,因其封號爲舒國公,故稱舒王。
  • 鄂王:指宋朝的岳飛,因其封號爲鄂國公,故稱鄂王。

翻譯

白雁飛過,江南已被破壞,沒有一寸土地可以安坐。從福建漂流到廣東,隨波逐流,胡人的塵埃遮蔽了天空,連天空也感到愁苦,黃色的蘆葦覆蓋着河岸,風聲颼颼。

這裏有深井山,下有仙女澳,漁船不敢前往,而御舟卻到達了。風吹動御舟,力量強大,抵抗強烈,唉,悲哀啊,誰能告訴我。

誰能告訴我呢?悲哀復悲哀,遇到懸崖就會停止,總有時機,星星之火又能造成什麼威勢呢。

你沒看見嗎,青苗法實施時人們不敢言語,國家大事已經隨着黃龍而去。又沒看見嗎,金牌出現時無法回頭,殺氣已經隨着白雁而來。

舒王活着,鄂王死了,宋朝的刑罰和獎賞就是這樣。唉,井澳只是徒勞的悲哀罷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江南被破壞的荒涼景象,通過「白雁」、「胡塵」、「黃蘆」等意象,傳達出深沉的哀愁和無奈。詩中「舒王生,鄂王死」反映了宋朝政治的動盪和刑賞的不公,表達了對時局的深刻批判。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注和憂慮。

黃瑜

黃瑜

明廣東香山人,字廷美。景泰間以鄉薦入太學,上六事不報。知長樂縣。未幾歸老,植槐構亭,吟嘯其間,自稱雙槐老人。有《雙槐歲鈔》,記載國事。孫佐得吳元年以來案犢,乃足而成之。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