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邊疆:邊境地區。
- 日夕:日夜。
- 系:牽掛。
- 皇情:皇帝的關懷。
- 廊廟:朝廷。
- 掄才:選拔人才。
- 夏卿:古代官名,此處指重要官員。
- 鳳詔:皇帝的詔書。
- 三合殿:宮殿名,指皇帝辦公的地方。
- 豸冠:古代官員的帽子,代指官員。
- 五原城:地名,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
- 陰山:山脈名,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
- 傳箭:傳遞軍令的箭,比喻戰事。
- 延水:河流名,位於陝西省。
- 洗兵:清洗兵器,比喻戰事結束。
- 文武:文治和武功。
- 輸:貢獻。
- 上策:最佳策略。
- 胡人:古代對北方民族的稱呼。
翻譯
邊境的安寧日夜牽動着皇帝的心,朝廷選拔重臣來鎮守。 早晨在三合殿接受皇帝的詔書,秋天戴着官帽前往五原城。 陰山上的雲朵潔淨,不再有傳遞軍令的箭矢, 延水的波浪寒冷,可以清洗兵器,表示戰事已結束。 文治武功都曾貢獻出最佳策略, 在胡人的地方,名聲無人不知。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劉帶川兵憲延綏的讚美和祝願。詩中通過描繪邊疆的安寧、朝廷的重用以及戰事的結束,展現了劉帶川的英勇和才智。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國家安寧和民族和諧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
黃廷用的其他作品
- 《 壬寅十月再會同年陳戚畹宅 》 —— [ 明 ] 黃廷用
- 《 九日送友人還莆 其一 》 —— [ 明 ] 黃廷用
- 《 壬寅十月再會同年陳戚畹宅 》 —— [ 明 ] 黃廷用
- 《 嘉靖巳亥南廵歌用韻 其二 》 —— [ 明 ] 黃廷用
- 《 孫太守環山莊上對芙蓉 》 —— [ 明 ] 黃廷用
- 《 駕幸西陵 》 —— [ 明 ] 黃廷用
- 《 釣臺 》 —— [ 明 ] 黃廷用
- 《 苦博利名總是虛請看爭渡竟何如滿?心力風波上所較爭過尺寸餘 》 —— [ 明 ] 黃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