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避暑四首

· 黃佐
蹙嘯延清籟,長謠集緒風。 嶺雲偏向北,鬱水亦流東。 地切三邊戍,天開萬壽宮。 飛仙挾明月,應得到崆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蹙嘯:皺眉長嘯。蹙(cù),皺眉。
  • 清籟:清越的聲音。
  • 長謠:長歌。
  • 緒風:餘風。
  • 嶺雲:山嶺上的雲。
  • 鬱水:水名,可能指鬱江,位於廣西。
  • 三邊戍:指邊疆的三個方向的防禦。
  • 萬壽宮:宮殿名,這裏可能指皇家宮殿。
  • 飛仙:傳說中能飛行的仙人。
  • 崆峒:山名,位於今甘肅省平涼市,傳說中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翻譯

皺眉長嘯,引來清越的聲音,長歌之中聚集着餘風。 山嶺上的雲朵向北飄去,鬱江的水也向東流淌。 地理位置緊鄰邊疆的三面防禦,天空下是宏偉的萬壽宮。 飛行的仙人攜帶着明月,應該能夠到達崆峒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草堂避暑時的所見所感。詩中,「蹙嘯延清籟,長謠集緒風」表達了詩人通過長嘯和歌唱與自然相融的情感。後兩句「嶺雲偏向北,鬱水亦流東」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觀察。最後兩句「飛仙挾明月,應得到崆峒」則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超脫塵世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對自然的熱愛。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