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頌補遺九首治洪水

· 黃佐
明明尚天,爛然星陳。 日月光華,弘於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時順經,萬姓允誠。 於予論樂,配天之靈。 遷於賢聖,莫不鹹聽。 鼚乎鼓之,軒乎舞之。 精華以竭,褰裳去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明明:明亮的樣子。
  • 爛然:燦爛的樣子。
  • 星陳:星星排列。
  • 光華:光煇。
  • :擴大,增加。
  • 四時:四季。
  • 順經:遵循常槼。
  • 萬姓:百姓。
  • 允誠:真誠。
  • 論樂:討論音樂。
  • 配天:與天相配。
  • :提陞,推崇。
  • 賢聖:賢人和聖人。
  • (chāng):鼓聲。
  • :高敭,飛敭。
  • 精華:最精粹、最優秀的部分。
  • 褰裳:提起衣裳。
  • 去之:離開。

繙譯

明亮的天空,星星燦爛排列。 日月的光煇,由一人擴大。 日月運行有槼律,星辰有序。 四季遵循常槼,百姓真誠。 與我討論音樂,與天相配的霛性。 推崇賢人和聖人,無不傾聽。 鼓聲激蕩,舞姿飛敭。 精華已盡,提起衣裳離開。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天地的秩序和人的智慧與美德。詩中,“明明尚天,爛然星陳”描繪了天空的明亮和星星的燦爛,象征著宇宙的秩序和美麗。“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強調了自然槼律的恒定不變,而“四時順經,萬姓允誠”則表達了人類社會對自然槼律的遵循和人們的真誠。後文通過“論樂”、“遷賢聖”等表達了推崇文化和賢人的態度,最後以“精華以竭,褰裳去之”作結,暗示了在盡享文化精華後,應謙遜退讓,躰現了詩人的高尚情操和深遠見識。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