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餞友人出郭紀遊次韻

黃金臺上秋風起,黃金臺下菊花黃。 遊人來去歡重九,詞客登臨向夕陽。 城郭煙霞相掩映,雲空鳧雁自翱翔。 白衣送酒今何在,萬古風流一羽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iàn):設宴送行。
  • 重九 (chóng jiǔ):即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
  • 詞客:指詩人或文人。
  • 白衣:古代指無官職的平民。
  • 送酒:指古代文人雅集時,常有白衣僕人送酒助興。
  • 羽觴 (yǔ shāng):古代一種酒器,形似鳥雀,常用作宴飲的象徵。

翻譯

在黃金臺上,秋風乍起, 臺下菊花已黃。 遊人來來去去,歡慶重陽, 詞客們則在夕陽下登高賦詩。 城郭與煙霞交相輝映, 天空中的野鴨和大雁自在飛翔。 那些白衣送酒的場景如今何在? 萬古流傳的風流,只剩下一杯羽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時,詩人與友人在黃金臺上的所見所感。詩中,「黃金臺上秋風起,黃金臺下菊花黃」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現了秋日的蕭瑟與菊花的盛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句「遊人來去歡重九,詞客登臨向夕陽」則通過對比遊人與詞客的不同行爲,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結尾的「白衣送酒今何在,萬古風流一羽觴」則是對往昔文人雅集的懷念,以及對歷史長河中文化傳承的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重陽節及文人傳統的深切情感。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