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浣玉

忽指別期秋又秋,秋聲乍覺念悠悠。 一緘消息澄江渺,三楚雲霞碧漢脩。 圃裏荔陰羣鳥語,亭前風嫋幾人遊。 我心久欲充園長,三尺葵蓑不外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忽指別期:突然提到離別的日期。
  • 秋聲:秋天的聲音,常指秋風、落葉等的聲音。
  • 念悠悠:思念之情悠長。
  • 緘消息:封存的消息。
  • 澄江渺:澄澈的江水顯得遙遠。
  • 三楚:古代楚國的三個部分,這裏泛指楚地。
  • 碧漢脩:碧空如洗,漢水(長江)顯得修長。
  • 圃裏荔陰:園中的荔枝樹蔭。
  • 羣鳥語:鳥兒們嘰嘰喳喳的叫聲。
  • 亭前風嫋:亭子前的風輕柔地吹拂。
  • 幾人遊:幾個人在遊玩。
  • 充園長:擔任園長。
  • 三尺葵蓑:三尺長的葵葉製成的蓑衣,這裏指簡樸的生活。
  • 不外求:不向外尋求。

翻譯

突然提到離別的日期,秋天又來臨,秋天的聲音讓我思念之情悠長。 一封封存的消息,澄澈的江水顯得遙遠,楚地的雲霞在碧空中顯得修長。 園中的荔枝樹蔭下,鳥兒們嘰嘰喳喳地叫着,亭子前的風輕柔地吹拂,幾個人在遊玩。 我長久以來渴望擔任園長,三尺長的葵葉蓑衣,簡樸的生活,不需要向外尋求。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情的深切思念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詩中通過對秋天景色的描繪,如秋聲、澄江、三楚雲霞等,營造了一種悠遠而略帶憂傷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圃裏荔陰、亭前風嫋等細膩的景物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對自然的熱愛。最後兩句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對外在物質的不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嚮往自然的高潔情懷。

黃公輔

明廣東新會人,字振璽。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御史,忤魏忠賢去官。後遷江西參政,分守寶慶,有政績。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