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晚眺

薄暮登城暑氣微,風含睥睨欲沾衣。 青山滿目慚高隱,白髮盈頭愛落暉。 水帶平蕪雙鳥下,雲連遠寺一僧歸。 深杯未覺黃昏盡,漁火遙生垂釣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睥睨(pì nì):城牆上的小牆,也作「埤堄」。
  • 高隱:指隱居山林的高士。
  • 落暉:夕陽的餘暉。
  • 平蕪:平坦的草地。
  • 垂釣磯:釣魚時坐的石頭或平臺。

翻譯

傍晚時分,我登上城牆,微弱的暑氣中,風輕輕地吹過城牆上的小牆,似乎要沾溼我的衣裳。滿眼的青山讓我感到慚愧,因爲我未能像隱居的高士那樣與自然和諧共處,而白髮卻讓我更加喜愛夕陽的餘暉。水面上,一對鳥兒在平坦的草地上飛翔,雲彩連接着遠處的寺廟,一位僧人正緩緩歸來。我手中的酒杯還未感到夜幕的降臨,遠處的漁火已經點燃,照亮了垂釣的石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傍晚時分的城牆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畫面。詩中,「風含睥睨欲沾衣」一句,巧妙地以風爲媒介,將城牆的靜態與風的動態相結合,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後文通過對青山、白髮、落暉等元素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結尾的「漁火遙生垂釣磯」則巧妙地將詩人的視線引向遠方,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畫面的寧靜美。

黃克晦

明福建惠安人,一作晉江人,字孔昭,號吾野。能詩、善書、工畫,稱三絕。少時於沙岸畫沙作山水景物,長學畫,宗沈周,筆甚蒼勁,稱神品。有《北平稿》、《楚遊集》、《匡廬唱和集》、《吾野詩集》。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