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顏範卿遊海天寺

湖上虛亭江上樓,一樽隨意俯滄流。 朱旻正伏三庚火,綠樹先函五日秋。 雲盡匡廬開九疊,天長夢澤入孤舟。 黃昏歸棹煙中發,漁唱村鐙滿渡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朱旻(mín):指天空。
  • 三庚:指夏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七月。
  • 匡廬:廬山的別稱。
  • 夢澤:指洞庭湖,古稱夢澤。

翻譯

在湖上的空亭和江邊的樓閣中,我們隨意地舉杯俯瞰着波濤。天空正處在三伏天的高溫之中,而綠樹卻已預示着五日後的秋意。雲霧散去,廬山的九重疊嶂清晰可見,天際遼闊,夢澤湖水映入孤舟。黃昏時分,我們乘船歸去,煙霧中船隻啓航,漁夫的歌聲和村莊的燈光點綴滿了渡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友人共遊海天寺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湖上虛亭江上樓」一句,即展現了開闊的視野和閒適的心情。通過「朱旻正伏三庚火,綠樹先函五日秋」的對比,巧妙地表達了夏日炎炎與秋意初現的時節交替之美。後兩句則以壯闊的自然景象和溫馨的人文氛圍作結,展現了黃昏歸途中的寧靜與美好。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

黃克晦

明福建惠安人,一作晉江人,字孔昭,號吾野。能詩、善書、工畫,稱三絕。少時於沙岸畫沙作山水景物,長學畫,宗沈周,筆甚蒼勁,稱神品。有《北平稿》、《楚遊集》、《匡廬唱和集》、《吾野詩集》。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