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陽傷亂

東粵重來倍黯然,荒村古堡暗蒼煙。 山中故老無歸業,水上新民未種田。 江燕春深巢樹腹,野狐日落吠溪邊。 東風那管亂離事,草色藤花似往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惠陽:地名,今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
  • 傷亂:指因戰亂而感到悲傷。
  • 東粵:指廣東地區。
  • 黯然:形容心情沮喪、情緒低落。
  • 荒村:荒涼的村莊。
  • 古堡:古老的城堡。
  • 蒼煙:蒼茫的煙霧。
  • 故老:指年老的居民。
  • 歸業:回到原來的職業或生活方式。
  • 新民:新來的居民。
  • 種田:耕種田地。
  • 江燕:江邊的燕子。
  • 巢樹腹:在樹的內部築巢。
  • 野狐:野生的狐狸。
  • :狗叫。
  • 東風:春風。
  • 亂離:戰亂和離散。
  • 草色藤花:草的顏色和藤蔓上的花。

翻譯

再次來到廣東,心情倍感沮喪,荒涼的村莊和古老的城堡籠罩在蒼茫的煙霧中。山中的老居民已經無法回到過去的生活方式,而新來的居民也還沒有開始耕種田地。春天,江邊的燕子在樹內築巢,傍晚時分,野生的狐狸在溪邊叫喚。春風似乎並不關心人間的戰亂和離散,草色和藤花依舊像往年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後廣東惠陽地區的荒涼景象,通過對比往昔與現今,表達了詩人對戰亂帶來的破壞和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詩中「荒村古堡暗蒼煙」等句,以蒼涼的意象傳達了詩人的哀傷之情。末句「東風那管亂離事,草色藤花似往年」則巧妙地以自然的恆常對比人世的變遷,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

黃克晦

明福建惠安人,一作晉江人,字孔昭,號吾野。能詩、善書、工畫,稱三絕。少時於沙岸畫沙作山水景物,長學畫,宗沈周,筆甚蒼勁,稱神品。有《北平稿》、《楚遊集》、《匡廬唱和集》、《吾野詩集》。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