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焦叔度宿清涼寺

高樓夜伴山中宿,清磬寥寥百草芬。 巢鳥近人飛始覺,巖僧隔竹語相聞。 坐深四嶺渾無月,衣冷蒼松半是雲。 故里不堪歸夢繞,何時衾枕更隨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寥寥:形容聲音稀疏,這裏指清磬的聲音稀疏。
  • 巢鳥:指棲息在巢中的鳥。
  • 巖僧:指住在山岩間的僧人。
  • 坐深:坐得時間長,坐得久。
  • 四嶺:四周的山嶺。
  • 衾枕:被子和枕頭,這裏指睡覺。

翻譯

夜晚與焦叔度一同宿在高山上的寺廟,清脆的磬聲稀疏地響起,空氣中瀰漫着百草的芬芳。 巢中的鳥兒靠近人飛翔,我們才察覺到它們的存在;山岩間的僧人與我們隔着竹林交談,聲音清晰可聞。 坐得久了,四周的山嶺似乎都失去了月光,衣服被冷冷的蒼松和半遮半掩的雲霧所覆蓋。 故鄉的夢境讓我難以承受,不知何時才能再次與你同牀共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友人焦叔度在清涼寺共宿的夜晚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深情的思鄉之情,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友情的珍視。詩中「清磬寥寥百草芬」一句,以聲音和氣味雙重感官體驗,勾勒出寧靜而芬芳的夜晚氛圍。後兩句通過對鳥和僧的描寫,增添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之感。結尾的思鄉之情,則透露出詩人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對友情的珍視。

黃克晦

明福建惠安人,一作晉江人,字孔昭,號吾野。能詩、善書、工畫,稱三絕。少時於沙岸畫沙作山水景物,長學畫,宗沈周,筆甚蒼勁,稱神品。有《北平稿》、《楚遊集》、《匡廬唱和集》、《吾野詩集》。 ► 47篇诗文